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神经精神病学工作者的专业性学术刊物,既有反映高水平的研究报告,学术讨论,调查资料等论著,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,医疗探求,教学经验介绍等。读者以神经外科,内科,精神科医务人员和从事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为主要对象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安徽省卫生厅

主办单位: 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

出版部门: 《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8-2425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34-1168/R

邮发代号: 26-84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86

出版地区 安徽

出版地区 安徽

订购价格 160.00

杂志荣誉 1999-2001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往期目录

首页>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安徽省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
  • 国际刊号:1008-2425
  • 国内刊号:34-1168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1999-2001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: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
  • 深部脑刺激电极埋置术治疗帕金森病(4例报告)

    目的:探讨深部脑刺激电极埋置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.方法:使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,在丘脑底核埋置深部电极,通过可控性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僵硬-震颤症状.结果: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僵硬震颤症状,能消除由药物引起的开-关现象和症状波动,服用的L-DOPA类药物可一定程度的减量.术中及术后无明显的并发症.结论:STN放置深部脑刺激电极,通过适当强度的电刺激,能使症状明显改善,并发症少......

    作者:徐强;徐如祥;张世忠;张旺明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丘脑底核毁损术对帕金森病大鼠脚内核和黑质网状部的影响

    目的:观察毁损丘脑底核(STN)对帕金森病(PD)大鼠脚内核(EP)及黑质网状部(SNr)γ氨基丁酸(GABA)能系统的影响.方法: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,每组10只.对照组采用6-OHDA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(MFB)和中脑被盖腹侧区(VTA),制成偏侧PD模型.实验组分为第Ⅰ、Ⅱ、Ⅲ、Ⅳ和Ⅴ组,分别于6-OHDA注射前7d、注射后1h、2h、3d、7d5个不同时间点,局......

    作者:陈琳;刘宗惠;李士月;王亚奇;田增民;周英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

    目的:本文报告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2例帕金森病的方法和良好效果.方法:我们采用国产的ASA-602S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和ASA-601T型多功能射频治疗仪.手术靶点均选用丘脑腹外侧核.定位采取CT和电生理测试相结合终确定靶点.CT扫描时在三脑室水平连续扫描,获得与脑标准图谱基本一致的层面,确定大脑原点以及前、后联合的坐标.靶点取X:13.5mm、Y:-4~-6mm、Z:0~4mm.术中采取电......

    作者:姜一峰;李志刚;卜凡贵;于如江;李景辉;宋晓东;王健;崔月松;王国巍;刘甲木;赵刚;戚宪国;王稀辉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丘脑射频毁损术后早期MRI表现(附39例分析)

    目的:丘脑Vim核射频毁损术后早期MRI表现及分析.方法:随机对39例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帕金森病(PD)的42次丘脑Vim核进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,术后早期进行MRI检查,观察毁损灶,同时进行早期临床评价.结果:术后平均103.7小时进行MRI检查,所有病例T1、T2相均能精确分辨出毁损灶位置、形态及大小.典型表现:T2加权相呈三层不同密度椭圆形球体,水平面呈三层同心圆结构.灶中心点与AC-P......

    作者:赵树琦;潘云曦;谭启富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微电极导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

    目的:探讨微电极导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方法、效果及评价.方法:通过微电极导向记录技术对MRI定位靶点进行分析、调整和确认对27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进行苍白球毁损术(17例),丘脑腹外侧核(Vim)毁损术(10例),评价手术后疗效.结果:微电极导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总体有效率达98%,术后以UPDRS评分开关状态分别为12.3±9.1,13.2±8.9,较术前有明显改善.微电极确认功能靶点与MRI靶点存在......

    作者:陈坚;杨正明;郭东升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帕金森病患者苍白球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特点

    目的: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症状与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电活动的关系.方法:22例实施立体定向苍白球切开术治疗原发性PD患者,术中应用微电极记录和肌电记录技术,对内苍白球神经元细胞外电信号和对侧肢体肌电活动进行记录.数据分析包括:放电频率,幅度,间期及时程;t检验用来比较GPie和GPii神经元电活动特点.结果:在22个针道记录到的428个苍白球神经元簇中,有149个(34%)GPie神经元簇,288个......

    作者:庄平;李勇杰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脑立体定向丘脑外侧核毁损术治疗震颤麻痹11例

    ......

    作者:张义清;张海涛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微电极引导丘脑Vim切开治疗震颤麻痹40例报告

    目的:探讨微电极引导下丘脑Vim核切开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和效果.方法:采用微电极引导下立体定向丘脑Vim射频切开术治疗40例患者,用CRW定向仪,应用MR1扫描,在冠状位、轴位像可直接确定解剖靶点,读出靶点坐标.术中微电极记录细胞电活动异常信号,协助确定靶点,然后进行射频毁损术.结果:本组无死亡,随访至今2例分别在术后1周,20天震颤复发,2例遗留口周及对侧手指麻木,其余震颤完全消失,肌强直及运动......

    作者:史有才;杨江河;修彬华;王爱萍;刘绍明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同期丘脑和苍白球切开术治疗合并原发性震颤的帕

    目的:本文旨在研究合并原发性震颤(ET)的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佳术式,评估同期丘脑和苍白球切开术的手术必要性、临床治疗效果、安全性及其适应证.方法: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,对16例合并ET的PD患者实施了同期单侧丘脑和苍白球切开术.用UPDRS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病情评分.结果:所有16例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,手术对侧和躯干尤为明显.手术对侧各种形式的震颤在“开、关”两种状态下均完全消......

    作者:金森病;朱宏伟;李勇杰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帕金森病患者丘脑腹外侧核团神经元的电活动特点

    目的:探讨丘脑腹外侧核(VL)神经元电活动与帕金森性震颤的关系.方法:应用微电极记录和肌电记录技术,对19例帕金森性震颤患者实施立体定向Vim切开术的同时,对Vim的神经元电信号和对侧肢体肌电活动进行记录.电信号的采集和放大器用四通道微电极放大器系统及PolyView软件.采样频率为7.5kHz.电极阻抗在0.1至0.5MΩ.数据分析包括:神经元放电频率,幅度,放电间期,神经元和肌电活动的相关性.......

    作者:庄平;李勇杰 刊期: 2001- 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