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神经精神病学工作者的专业性学术刊物,既有反映高水平的研究报告,学术讨论,调查资料等论著,也有实用性强的临床实践,医疗探求,教学经验介绍等。读者以神经外科,内科,精神科医务人员和从事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为主要对象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安徽省卫生厅

主办单位: 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

出版部门: 《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8-2425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34-1168/R

邮发代号: 26-84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86

出版地区 安徽

出版地区 安徽

订购价格 160.00

杂志荣誉 1999-2001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往期目录

首页>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安徽省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
  • 国际刊号:1008-2425
  • 国内刊号:34-1168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1999-2001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: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
  • 肌张力障碍急性发作的诊断及手术治疗(附1例报告)

    ......

    作者:赵国光;张宇清;秦明筠;李勇杰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丘脑底核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——疗效、安全性和适应证分析

    目的:探讨丘脑底核切开术的临床应用.方法: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对48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立体定向丘脑底核切开术,疗效评估采用UPDRS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病情评分.结果:单侧丘脑底核切开术全面改善PD的运动障碍症状.整体疗效:“开”状态:术前UPDRS总分为50.4,术后27.5,改善率为50.2%(P<0.001).丘脑底核切开术的特殊并发症:8例患者出现对侧肢体的不自主运动,......

    作者:石长青;李勇杰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同种及异种神经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进展

    ......

    作者:刘斌;吴承远;王建刚;杨扬;张文华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帕金森病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电生理特征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

    目的:探讨微电极记录技术在苍白球切开术(Pallidotomy)中的实际作用及其应用方法.方法:对120例帕金森病(PD)患者苍白球内侧部神经元的生理特征进行记录和分析,术后3月内行MR确认毁损灶位置,一年后病情随访.结果:1.GP电生理记录所反映的不同频率的Gpe、Gpi及视束细胞电位为毁损治疗提供了解剖层次上的信息;2.Gpi内运动相关细胞分布具有规律性:下肢运动神经元位于Gpi的背侧,面及咀......

    作者:张世忠;徐如祥;张旺明;徐强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

    目的:总结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经验,探讨帕金森病的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的方法.方法:对24例临床表现为混合型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,单纯双侧PVP13例,单纯一侧PVP另一侧Vim7例,一侧PVP另一侧同期PVP加Vim4例.术毕、术后1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,UPDRS综合评分对比.结果:术毕所有患者的肢体活动灵活性立即得到改善,肢体震颤基本消失.3例术前药物所致......

    作者:王来兴;周晓平;胡小吾;姜秀峰;徐波涛;刘建民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CT直接定位丘脑VIM核治疗帕金森病

    目的:齿状红核丘脑束在丘脑底部会聚于丘脑VIM核..通过调节CT的窗宽和窗位,寻找齿状红核丘脑束,直接定位丘脑VIM核治疗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病人.方法:19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了丘脑VIM核毁损术.选择的VIM核靶点位于AC-PC平面,内囊内缘丘脑中部的低密度区.术中行电刺激定位,如定位不准确,再选择其后部的低密度区作为靶点.电刺激确定靶点后,行靶点持久性毁损.结果:19例病人有11(58%)例无......

    作者:潘云曦;谭启富;乔梁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微电极记录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手术中应用价值

    目的: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.方法:采用微电极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380例,采用坐标和图像直接定位相结合.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(PVP)305例,丘脑腹中间核(Vim)毁损术34例,行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16例,行同期双侧PVP11例,分期双侧PVP11例,分期单侧PVP或Vim毁损术3例,术前、术后的关状态和开状态进行生活能力评分、UPDRS评分.结果:术......

    作者:周晓平;胡小吾;王来兴;姜秀峰;徐波涛;刘建民;王文仲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Gpi、Vim联合同期毁损治疗帕金森病(附50例报告)

    目的:探讨Gpi、Vim联合同期毁损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性与可行性.方法:选择男性27例,女性23例.年龄47~74岁,平均51,5岁.病程2~10年,平均6,4年,术前开、关状态UPDRS评分,分别为34.9±17.3和51.2±17.5.采用CRW定向仪,应用PhilipsGyroscanNT1,0teslaMR扫描,在轴位像直接确定Vim、Gpi解剖靶点,再测量距中线实际距离,读出靶点坐标数据.......

    作者:史有才;杨江河;王爱萍;修彬华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磁共振成像在功能性立体定向靶点定位中的应用

    目的: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功能性立体定向靶点定位中的精确性及可靠性.方法: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,进行MRI导向,选择靶点:左侧丘脑Vim核、苍白球腹后部(PVP)各15例,丘脑Vim核+PVP24例;右侧丘脑Vim核12例,PVP10例,丘脑Vim核+PVP24例.定位方法采用CRW立体定向仪,采用PhilpsGyroscanNT1,0tesla磁共振成像诊断仪扫描.在轴位影像上依据苍白球内侧部与内......

    作者:史有才;藏建华 刊期: 2001- 03

  • VPLP毁损对帕金森病第二次对侧手术的治疗体会

    ......

    作者:张弩 刊期: 2001- 03